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泰山南北两条河流的流向相反,南面“
汶水西流
汶水西流
”,北面“
济水东流
济水东流
”。
(2)文中写泰山南北的溪水各有归依的句子是“
阳谷皆入汶
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
阴谷皆入济
”。
(3)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文中说明古长城的位置的句子是“
当其南北分者
当其南北分者
古长城也
古长城也
”。
(4)“
最高日观峰
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
在长城南十五里
”两句点出日观峰的重要地理特征,为后文写登顶看日出埋下伏笔。
(5)“
自京师乘风雪
自京师乘风雪
历齐河、长清
历齐河、长清
穿泰山西北谷
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
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
至于泰安
”几句,把作者从京师到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充分显示了旅途的艰苦。
(6)点明登山的时间、方向及同行人的句子是“
是月丁未
是月丁未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7)“
四十五里
四十五里
道皆砌石为磴
道皆砌石为磴
其级七千有余
其级七千有余
”几句,作者通过写台阶表现了泰山路远山高的特点。
(8)作者交代自己登山路线的句子是“
余始循以入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
道少半
越中岭
越中岭
复循西谷
复循西谷
遂至其巅
遂至其巅
”。
(9)唐代李白用“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来赞美天门;姚鼐对天门的描述是“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崖限当道者
崖限当道者
世皆谓之天门云
世皆谓之天门云
”。
(10)写登山的情景时,作者用“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两句高度概括了登雪中泰山的困难和艰辛。
(11)泰山雪景不同凡响,登上峰顶后作者看到的景象是“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两句。
(12)作者用“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八个字概括了泰山雪景的特点。
(13)“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三句写出了泰安城的夕照美景。
(14)写泰山夕照如画,山闲水静,雾若飘带的三句是“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15)“
大风扬积雪击面
大风扬积雪击面
”一句写出了日出前山顶的风雪袭人的情况。
(16)作者描写泰山日出前风雪交加、云雾弥漫的苦寒环境的两句是“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
(17)用比喻的手法写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樗蒲的两句是“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
(18)文中写日出之前天边的云霞变化美妙的两句是“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
(19)写泰山日出前,云霞异色,瞬间变幻成五彩的两句是“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
(20)“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两句,通过描摹色彩,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
(21)作者写日观峰西面的山峰或红或白,像鞠躬的样子的两句是“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
(22)叙述泰山沿途年代久远的石刻的情况的句子是“
其远古刻尽漫失
其远古刻尽漫失
”。
(23)文中写泰山石的特点的句子是“
石苍黑色
石苍黑色
多平方
多平方
少圜
少圜
”。
(24)文中描写泰山树木生长情况的句子是“
少杂树
少杂树
多松
多松
生石罅
生石罅
皆平顶
皆平顶
”。
(25)“
冰雪
冰雪
无瀑水
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
无鸟兽音迹
”几句,从“有”和“无”的角度写出了深冬腊月时泰山的特征。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汶水西流;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其远古刻尽漫失;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48引用:2难度:0.9
相似题
  •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
     
     
    ”两句,具体说明了“小年”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2)李煜在《虞美人》中,用“
     
     
    ”两句勾联现实与过去,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
     
     
    ”。

    发布:2025/1/1 4:30:2组卷:2引用:1难度:0.6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雍也》中说君子应该“文质彬彬”,如果处理不好“文”与“质”的关系,可能会出现“
     
     
    ”的情况。
    (2)“十年树木”,是指小树成为木料的时间恒长。老子的“
     
     
    ”则以树木为喻,表示事物总是由小到大,由弱而强。
    (3)诗酒之缘历史悠久,诗人高兴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闲适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忧愁时“
     
     
    ”。

    发布:2025/1/1 4:30:2组卷:2引用:3难度:0.6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3)在《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发布:2025/1/1 4:30:2组卷:2引用:4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