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刻度尺、停表停表。
(2)如图所示的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

实验原理是 v=stv=st。
(3)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 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0.180.18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0.150.15m/s.
s
t
s
t
【答案】刻度尺;停表;v=;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0.18;0.15
s
t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3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1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若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则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时,应该选择由图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通过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3)实验中发现时间较难测量,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选择锥角 (选填“大”或“小”)一些的纸锥进行实验较好。
(4)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2s曝光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图2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E、F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E、F两位置间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m/s。发布:2024/7/19 8:0:9组卷:17引用:0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