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开幕。展示了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在湿地保护、修复、科研、宣教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常见的湿地生态系统有:沼泽、红树林、城市湖泊等。
(1)为修复某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在某一区域不同水深人工种植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这是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为鸟类等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故有更多鸟类迁入。经过人工修复的沼泽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
生态系统组分增多,食物网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生态系统组分增多,食物网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2)红树林是在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固碳能力,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请从物质循环的角度阐释其原因: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下降,进而缓解温室效应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下降,进而缓解温室效应

(3)城市中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常通过种植挺水植物、投放食藻动物、添加溶藻病毒等方式治理水华以增强其功能,这些方法分别利用了
捕食、寄生、种间竞争
捕食、寄生、种间竞争
(种间关系)进行
生物
生物
(填“化学”“机械”或“生物”)防治。
(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多功能,如游玩观赏、某些植物可人药、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等,以上功能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有
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
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生态系统组分增多,食物网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下降,进而缓解温室效应;捕食、寄生、种间竞争;生物;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14引用:5难度:0.5
  • 2.生态位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下列哪种关系(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1引用:3难度:0.7
  • 3.加拿大一枝黄花(双子叶植物)现身南充嘉陵。其根状茎发达繁殖速度快,容易在入侵地形成单优势种群落(指只有一个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固有“生态杀手”的“美名”。下列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1:30:1组卷:1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