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冰碛垄是指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碎屑物。在冰川末端与边沿堆积起来的冰碛垄,标志着古冰川曾达到的位置和规模。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白玉沟冰川伸入波堆藏布江河谷,后随着气候变暖出现阶段性后退,形成了Ⅰ、Ⅱ两期规模不同的冰碛垄;之后,距今1.6~1万年间,受波堆藏布江水流影响,在白玉沟出口附近形成堰塞体,一个古湖在河谷出现,6000年后该湖溃决。考察发现,古湖段河床的沉积物粒径呈现“上大下小”的垂直分异。图示意波堆藏布江局部区域地貌。

(1)判断Ⅰ、Ⅱ期冰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并比较两者的分布差异。
(2)分析古湖段河床沉积物粒径呈现“上大下小”垂直分异的原因。
【考点】区域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地表形态的塑造.
【答案】(1)Ⅰ期冰碛垄先形成,Ⅱ期冰碛垄后形成。
分布差异:与Ⅱ期冰碛垄相比,Ⅰ期冰碛垄分布范围较大;分布在冰川末端的Ⅰ期冰碛垄海拔位置较高;Ⅱ期冰碛垄覆盖在Ⅰ期冰碛垄之上。
(2)古湖溃决前,湖水平静,水流速度较慢,搬运作用弱,粒径较小的沉积物可堆积湖底;古湖溃决后,河流流速快,搬运作用强,粒径较大的沉积物可堆积河床,并覆盖到粒径较小的沉积物之上。
分布差异:与Ⅱ期冰碛垄相比,Ⅰ期冰碛垄分布范围较大;分布在冰川末端的Ⅰ期冰碛垄海拔位置较高;Ⅱ期冰碛垄覆盖在Ⅰ期冰碛垄之上。
(2)古湖溃决前,湖水平静,水流速度较慢,搬运作用弱,粒径较小的沉积物可堆积湖底;古湖溃决后,河流流速快,搬运作用强,粒径较大的沉积物可堆积河床,并覆盖到粒径较小的沉积物之上。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8 8:51:19组卷:6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7引用:5难度:0.1 -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海平面气压分布。
(1)就气流状况而言,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天气系统及位置关系。
(2)推测北京市近期天气将要发生的变化。
(3)对比分析E、F两地风的差异。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4引用:2难度:0.6 -
3.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不丹的一条国际河流。如图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处河谷大致呈
(2)归纳河流水文特征差异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河段 水文特征 主要影响因素 甲河段
(4)乙区域是世界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成因。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1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