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ㅤㅤ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②光而读之。
——节选自《西京杂记》【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②映:照。
(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匡衡匡衡。他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 无烛无烛,解决办法是 穿壁引其光穿壁引其光,《囊萤夜读》中车胤解决困难的办法是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2)用组词法解释文中字的意思。
烛:蜡烛。蜡烛。
壁:墙壁。墙壁。
(3)“舍”是个多音字,猜想字义,判断它的读音为 shèshè
(4)联系上下文理解“逮”的意思。 BB
A.捉住
B.到、及
C.逮捕
(5)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课本上提到的一个对应成语 凿壁偷光。凿壁偷光。
(6)除“囊萤夜读”外,我能写出三个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 悬梁刺股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囊萤映雪。
(7)有同学说:“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好了,囊萤夜读这类故事不会再发生了,再讲这类事情不太适合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生活好了,虽然不再用囊萤来照明,也不再用头悬梁的方法来提醒自己,但这类故事是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的,所以讲这类故事并不过时。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生活好了,虽然不再用囊萤来照明,也不再用头悬梁的方法来提醒自己,但这类故事是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的,所以讲这类故事并不过时。
【答案】匡衡;无烛;穿壁引其光;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蜡烛。;墙壁。;shè;B;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生活好了,虽然不再用囊萤来照明,也不再用头悬梁的方法来提醒自己,但这类故事是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的,所以讲这类故事并不过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0 8:0:9组卷:19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积累与运用
《晏子使楚》片段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地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自高自大 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以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2)在文中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沾沾自喜-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且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发布:2025/3/11 19:0:1组卷:162引用:3难度:0.3 -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的“张怀民”指的是( )
发布:2025/3/9 18:0:1组卷:5引用:1难度:0.6 -
3.读书破万卷。
凿壁
注释:(1)逮:到,及。(2)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3)大姓:富户;大户人家。(4)佣作:被雇佣劳作。
(1)想一想小古文内容,在题目横线上用合适的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句中带点字意思。
衡乃穿壁引其光
主人怪而问衡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文章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发布:2025/3/5 13:0:1组卷:32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