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车、摩托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有效预防和避免道路交通事故,永州交警按照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在辖区内积极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教育活动,消除驾驶人未系安全带、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等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全地区交警对于行人、非机动车辆闯红灯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行为,在永州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开曝光并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于醉酒驾车、涉牌涉证等犯罪行为,将给予刑事处罚。
材料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其中第十七条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材料一中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中学生应该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对于醉酒驾车、涉牌涉证等犯罪行为,将给予刑事处罚。”请说出犯罪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3)材料二中刑法修正案的修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答案】(1)法律。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他人的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3)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②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他人的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3)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②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3 8:0:9组卷:2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一米线”是文明线,也是健康线。近期一些地方和学校增设“一米线”标识,加强人员疏导,避免聚集,防范传染。划定和守住“一米线”意在( )
①防止感染,彻底遏制疫情
②遵守秩序,培养规则意识
③倡导公德,提升公民素养
④适度距离,保障人们健康发布:2025/1/3 1:30:2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2.2022年12月13日,“再见了,行程卡。”(如图)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中国通信院发布关于删除通信行程卡相关数据的通告。这告诉我们( )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6引用:3难度:0.7 -
3.以下是中学生明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明明与同学小强一起过马路,他们遇到了红灯,小强说,没关系,咱们跟着前面这群人一起闯过去。人多没事。
(1)明明应该:
(2)理由:
情境二 明明班级新的班主任准备按照期中考试成绩排座位,成绩好的同学坐好的位置,成绩差的同学全坐不好的位置。班主任正在为此事请同学们举手表决。
(1)明明应该:
(2)理由:
情境三 明明在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外地工作的表哥,表哥客气地递上一支香烟说:“来,抽一支。”
(1)明明应该:
(2)理由:发布:2024/12/28 2:0:1组卷: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