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很多宏观现象,其本质是由微观粒子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所体现出的结果。
(1)岩盐颗粒呈现立方体形状。图1为岩盐晶体的平面结构:空心原点为氯离子,所带电荷量为-e;实心原点为钠离子,所带电荷量为+e。在分界线AA1和BB1的左侧各取一个钠离子M和N,分别以M、N为圆心,作两个相同的扇形。已知任意两个距离最近的离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均为F0。若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库仑相互作用,不考虑扇形以外远处离子的作用。
请分别计算出M、N两个钠离子受到图1所示平面分界线右侧的扇形区域内的离子作用力大小FM、FN,并判断岩盐晶体更容易沿分界线AA1还是分界线BB1断开。

(2)在“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中,某同学向航天员提问:“空间站飞行时会不会受到阻力,是否达到所需的速率后,就可以不施加动力,而保持速率不变呢?”我国空间站的轨道距地面高度约430km,远在100km的卡门线(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之上,但轨道处依然存在非常稀薄的大气。
a.为简化问题,将空间站视为如图2所示的圆柱体,其在运行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假定:单位体积内与空间站前端横截面发生碰撞的空气分子个数为n,且速度方向均与横截面垂直;以空间站为参考系,碰撞前后空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分别为v1、v2。若每个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为m,不考虑空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求空间站前端受到空气作用力F的大小。
b.假如你是航天员,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该同学的问题作答。
①维持空间站的运行是否需要施加动力;
②若一直不施加动力,轨道高度将如何变化。

【答案】(1)岩盐晶体更容易沿分界线BB1断开;
(2)a.空间站前端受到空气作用力F的大小为nSv1m( v1+v2);
b.①需要施加动力;②轨道高度会降低,空间站降无法正常运行。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75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1 8:0:2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2.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分子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像,取r趋近于无穷大时Ep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分子势能的图像中得到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信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9 20:0:1组卷:399引用:2难度:0.7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0 2:30:1组卷:571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