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理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史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患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高,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C
A.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B.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C.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D.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B
A.经:①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②指道经,即道教经典著作;③指佛经。文中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孝廉: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C.差:“差”在文中不是“差错”的意思,而是通假字,“差”通“瘥”,“病愈”的意思。
D.首服:即“首伏”,坦白服罪。首伏,从表象上看,首,头也;伏,低下。意味着头低下认罪。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A.华佗不爱做官。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没有后悔之情。
B.华佗医术高超。华佗懂养生之道,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善用方法。他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就离开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华佗医者仁心。华佗在狱中遭受拷打,临死前还是交出救人的方法,只不过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将书烧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5)曹操最后为什么要杀华佗?请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C;B;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
发布:2024/12/31 22:0:1组卷:243引用:20难度:0.7 -
2.很多古代诗句浸润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1)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2)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4)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5)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发布:2025/1/1 1:30:1组卷:36引用:11难度:0.8 -
3.对《短歌行》中所用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0 12:30:2组卷:204引用:14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