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如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问题。

(1)纬度接近的A、B两地,B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A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热带草原带,是非地带性表现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热带草原带,是非地带性表现。由B向E方向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
(2)探险社团经过F(沿海)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炎热干燥,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3)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时,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BDBD(双选)。
A.轮船顺风顺水
B.轮船逆风逆水
C.白昼越越长
D.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4)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图1图1,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风力侵蚀。C景观的形成原因是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当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流水侵蚀形成的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当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流水侵蚀形成的。

【考点】外力作用;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风化作用与地貌;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成因;风力作用与地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壳运动与地貌;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作用与地貌.
【答案】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热带草原带,是非地带性表现;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D;图1;风力侵蚀;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当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流水侵蚀形成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如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
(2)沙坝面积缩少,影响小镇居民的居住安全。有人建议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5引用:2难度:0.3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在海底变质岩形成后,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7引用:2难度:0.5 -
3.如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吃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99引用:5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