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等大的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出结论: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一次实验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一次实验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6)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还发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形成两个像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形成两个像

【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虚;一次实验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形成两个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6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他向镜子的方向移动1m,则此过程中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移动后人与像的距离为
    m。

    发布:2024/12/24 5:0:1组卷:18引用:2难度:0.6
  • 2.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如图甲、乙、丙、丁四个学生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图示位置时,他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学生是(  )

    发布:2024/12/24 5:0:1组卷:627引用:12难度:0.7
  • 3.抚仙湖水面平静,两岸湖堤高出水面1m,湖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抚仙湖水中的像高
    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湖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与树尖在抚仙湖水中像的距离为d,则d
    d(选填“>”“<”或“=”)。

    发布:2024/12/24 7:0:1组卷:59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