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商人可以向官府机构赊卖商品。1080年,朝廷为了补充河东路的粮饷,将四十万匹银绢赐给河东经略安抚司,“听人赊买,收本息封桩备边”。由此可知,宋代( )
【考点】宋朝的商业发展.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0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北宋建立“契税”,即田产房屋交易税,宋开宝二年(969年)规定:典卖田宅应在两月内向官府输钱,请求验印,名“印契钱”。据此可知宋代( )
发布:2025/1/2 5:30:3组卷:0引用:5难度:0.6 -
2.有同学探究南宋初期沉船“南海Ⅰ号”是否到过广州,收集了如下材料: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贾耽记录了从广州经过南中国海、印度洋至波斯湾的“广州通海夷道”。
——据《新唐书•地理志》材料二:宋代对船舶的出入管理极严,如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经商的船舶,必须在广州口岸发舶;往朝鲜、日本的船舶,则必须在明州(宁波)发舶。泉州在宋初未设市舶司时,其商船出海贸易亦须前来广州发舶。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志》材料三:朝廷要求(广州)市舶司及港口所在地方官员对到来的蕃汉商人热情迎送,海舶初到之时有“阅货宴”,停靠港口住舱期间提供酒食,离开时还要设宴张乐欢送。招待用酒来自地方官府所设的公使酒库所酿造的公使酒。
——据《宋史》材料四: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整理宋代地层和遗迹出土的陶瓷器时,发现大批肩部刻印字款或纹饰的酱釉大罐,与“南海Ⅰ号”沉船和佛山南海奇石窑出土同类陶罐高度一致。通过考古类型学对比研究和实验宝科技检测证实,这些鲁釉罐都只能产自今佛山市南海区的奇石窑和文头岭窑。这批釉罐质地粗糙较为低廉,多属于酒水类盛储器等船上生活实用器,不是简单的外销商品。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海Ⅰ号”沉船出土酱釉器产地分析》(1)有同学根据上述材料,认为“南海Ⅰ号”到过广州,请你谈谈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3)除上述材料之外,要确证“南海Ⅰ号”到过广州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发布:2025/1/2 7:30:2组卷:17引用:7难度:0.5 -
3.南宋时期,社会呈现出“泛官化”的趋势。所谓“泛官化”,指宋代许多社会力量向官品靠拢,努力使自己具有官僚阶层的某些特征。如大多数富人通过各种手段拥有了员外头衔,社会逐渐将富人与员外划等号,使“员外”逐渐成为富人的代名词。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发布:2025/1/2 5:30:3组卷:4引用:3难度:0.6
把好题分享给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