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个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研究中。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 可育后代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物种a的两个种群a1和a2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这种现象叫做 地理隔离地理隔离。
(2)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上不相同,a1和a2发生的突变和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可能不同,通过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基因也不相同。久而久之,a1和a2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导致b和c出现 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从而进化出b和c两个物种。
(3)在此过程中,不论a1和a2,都是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从而使控制有利变异的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提高,导致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的基因频率为 35%35%。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后,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 70%70%,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是是。
【答案】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种群基因频率改变;35%;70%;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假设某动物种群的基因库中,B的基因频率为0.8,b的基因频率为0.2,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的基因频率变为0.3,b的基因频率变为0.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6 2:0:2组卷:33引用:16难度:0.7 -
2.现对某二倍体动物种群的基因库进行研究,发现其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B2、B3控制。对全部个体的基因 B1、B2、B3进行扩增并电泳鉴定,结果如图所示。该种群中B2的基因频率是( )
发布:2024/8/29 15:0:9组卷:9引用:2难度:0.7 -
3.某植物的红花/白花这对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某一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0.4,Aa=0.44,aa=0.16,若不发生基因突变,也没有迁移和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则该种群进行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种群中( )
发布:2024/11/4 7:30:2组卷:61引用:5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