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有时因具体情况需要,故意违反逻辑规律,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并成为一种语言艺术。请参考示例赏析以下语言艺术案例,说说它们存在什么逻辑问题,想想它们为什么是语言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智慧辩答的故事,请选择一至二则跟同学们分享。
      示例: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总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赏析:故意偷换概念,巧妙地回答了外国记者的问题,既保守了秘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的生硬和尴尬。
(1)苏格拉底: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2)一位美国女士读了钱锺书的小说《围城》后赞叹不已,打电话给钱先生说要来造访,钱先生便答:“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3)德国一位名叫贝伦哈特的年轻钢琴家为诗人席勒《钟之歌》谱曲后,特地举行了一个演奏会,并把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也请来了。勃拉姆斯凝神地听着,有时还满意地点点头。演奏结束后,贝仑哈特问勃拉姆斯:“阁下是否很欣赏此曲?”勃拉姆斯笑着说:“《钟之歌》到底是首不朽的诗。”
(4)分享故事。

【考点】课文内容分析
【答案】(1)只有放弃对自然的认识,承认自己无知,才是聪明的人。苏格拉底的话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表现了他的聪明。
(2)这一应对,通过自嘲与比喻,巧换概念,幽默含蓄地表达了钱锺书先生不愿见那位英国女士之意。
(3)对方问的是曲子,勃拉姆斯却回答“《钟之歌》到底是首不朽的诗”,看起来答非所问,实际上却表达了对诗的由衷赞叹,对曲子的委婉批评。
(4)示例:①一个画家去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用了一天工夫,可是卖出去却要一年?”门采尔认真地说:“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如果你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工夫就准能卖掉。”②有个向导,陪伴一位法官打猎。回来时,有人问他:“法官今日收获如何?”“法官枪法高明,”他回答:“只是上帝对于飞鸟特别仁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
    请引用《伶官传序》中的某个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思考,简要回答唐太宗的这个问题。

    发布:2024/12/19 0:30:2组卷:11引用:3难度:0.6
  • 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15引用:5难度:0.8
  • 3.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9 17:30:2组卷:13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