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铜的一种氧化物的实验来测定该氧化物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长颈漏斗,a仪器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出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B、C、F装置的作用分别是:B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C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F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E装置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E装置.
(3)在点燃D装置中酒精灯以前,要将氢气通过整个装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除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排除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A中产生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锌粒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锌粒逐渐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Zn+2HCl=ZnCl2+H2↑.
(5)已知D装置中铜的氧化物的质量为7.2g,当其完全被还原时,称得E装置增重0.9g,则这种铜的氧化物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的原始计算式为7.2g-0.9g×16180.9g×16187.2g-0.9g×16180.9g×1618,其化学式为Cu2OCu2O.
(6)如果B、C装置的顺序颠倒,将造成铜、氧两元素的质量之偏低低(填“高”或“低”),原因是B装置中的水蒸气会随气流进入E装置,使测出水的质量增加,从而导致由水计算出的氧元素的质量增大,铜元素质量减少,最终导致结果偏低B装置中的水蒸气会随气流进入E装置,使测出水的质量增加,从而导致由水计算出的氧元素的质量增大,铜元素质量减少,最终导致结果偏低.
7
.
2
g
-
0
.
9
g
×
16
18
0
.
9
g
×
16
18
7
.
2
g
-
0
.
9
g
×
16
18
0
.
9
g
×
16
18
【答案】长颈漏斗;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出;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E装置;排除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产生大量气泡,锌粒逐渐溶解;Zn+2HCl=ZnCl2+H2↑;;Cu2O;低;B装置中的水蒸气会随气流进入E装置,使测出水的质量增加,从而导致由水计算出的氧元素的质量增大,铜元素质量减少,最终导致结果偏低
7
.
2
g
-
0
.
9
g
×
16
18
0
.
9
g
×
16
18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7引用:3难度:0.3
相似题
-
1.实验室制取H2时,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发布:2024/12/24 8:30:1组卷:53引用:2难度:0.8 -
2.废物利用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皮和下图装置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的杂质.
(1)装置A中的物质应是
可供选择的物品除锌皮外还有蔗糖溶液、食盐溶液、醋酸溶液(醋酸易挥发).
(2)实验中看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杂质
(3)C装置的作用是
(4)下列收集氢气的方法中符合题意要求的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用干瘪的气球收集.发布:2024/11/10 8:0:1组卷:32引用:2难度:0.5 -
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对氢气的制取和性质进行了实验探究。
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到水会变蓝。
氢气的制取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关闭K1、K2和K3。在注射器中分别加入锌粒和稀硫酸,打开阀门K1、K2,将稀硫酸注入注射器2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利用装置A制取氢气的优点是
探究氢气的性质
(3)关闭K1,打开K3,固定注射器2,通一会氢气目的是
(4)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现象是
(5)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反应中有水生成。M处加入的试剂是发布:2024/12/24 8:0:11组卷:115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