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节选>ㅤㅤ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ㅤㅤ②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ㅤㅤ③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ㅤㅤ④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ㅤㅤ⑤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ㅤㅤ⑥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ㅤㅤ⑦“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ㅤㅤ⑧“中国共产党万岁!”
ㅤㅤ⑨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Ⅰ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昂首挺胸昂首挺胸
Ⅱ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壮烈豪迈壮烈豪迈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中的“屹立”一词可以换成“站立”吗?试着说说你的理由。(提示: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体会)
(3)“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表现出五壮士 喜悦喜悦的心情,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情是因为 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
(4)下面对文中画“_____”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有 ABCDABCD。(多选)
A.“这声音”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B.“这声音”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C.这两句话感人至深,赞颂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D.这两句话点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毫不动摇,抗战的力量无比巨大,抗战必定胜利。
(5)文中,“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两句先描摹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群像图,写出了他们成功将敌人引上绝境的喜悦,这是“面”的描写。③④两句通过对班长马宝玉的 个体个体描写,重点刻画了他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是对个体形象的刻画,是“点”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的手法的好处是 层次感强,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层次感强,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答案】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喜悦;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ABCD;“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个体;层次感强,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3/8 17:30:1组卷:17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课文回音壁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这篇短文选自课文《
(2)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3)桑娜在沉思什么?请用“---”画出来。
(4)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5)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阅读《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jǐn jìn)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瞪开苇秆(gān gǎn),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小鱼可机灵了,本片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它的机灵,请抄下来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用“ ”画出一句比喻句。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机智--
(5)“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请你用“尽管……还是……”写一句不同的话。
(6)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迅速,请你把它捕鱼时的几个动作的词语用“〇”圈出来。
(7)从“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知道了什么?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0引用:1难度:0.4 -
3.
(1)请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全文共有
(3)这段话具体写了柳树、发布:2025/3/13 12:0:2组卷:3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