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且:将要。苏代;人名。惠王:指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拑:通“钳”,夹住。禽:
通“擒”,捉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指出,指责
指出,指责
     ②今日不
下雨
下雨

③王之。甚矣
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④故愿王。计之也
仔细
仔细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3)文段理解。
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是设喻讽谏国君,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
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
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
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
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论。乙文中的苏代讽谏赵惠王时,也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即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两文中的国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
”字就是明证。
(4)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

【答案】指出,指责;下雨;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仔细;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王之蔽甚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纤纤擢手。(  )

    发布:2025/2/28 11:0:1组卷:51引用:1难度:0.8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终日不成。 (  )

    发布:2025/3/13 2:0:1组卷:60引用:1难度:0.8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3 4:0:1组卷:55引用:1难度:0.0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