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老师了解到小红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帮助小红进行了如下表探究:
组别 | 甲 | 乙 |
菌种 | 酵母菌(2克) | 根霉(2克) |
原料 | 糯米(50克) | 糯米(50克) |
过程 | ①将糯米浸泡24小时;②把浸泡后的糯米蒸熟;③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淋凉,晾至室温;④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⑤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⑥置于30℃环境中;⑦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 |
结果 |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菌种
菌种
。(2)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控制单一变量
。(3)置于30℃环境中是为酵母菌和根霉的繁殖和发育提供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
,观察、品尝至少由3人进行,目的是 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根据实验结果,小红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组
乙
乙
(填“甲”或“乙”)方案进行制作。(5)本探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
发酵技术
发酵技术
(填“转基因技术”或“发酵技术”)。【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菌种;控制单一变量;适宜的温度;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乙;发酵技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0引用:1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