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中,蛋白质运用较为广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蛋白酶 丙丙(填“甲”、“乙”或“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 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
(2)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中的蛋白质可为菌种的生长提供 碳源和氮源碳源和氮源。不同的微生物制作的腐乳,口感和风味不同,研究发现:以1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蛋白质的能力有所不同,从降解酶的角度推测,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 两种菌分泌的酶量、酶活性和酶的种类不同两种菌分泌的酶量、酶活性和酶的种类不同。
(3)工业上利用发酵法生产酒精,通常利用含淀粉或纤维素较多的农林产品为原料,在进行酒精发酵时,常在原料中添加淀粉酶或纤维素酶,目的是 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发酵进程、提高酒精产量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发酵进程、提高酒精产量(答出2点)。
(4)血红蛋白的纯化方法中常用 凝胶色谱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某同学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纯度鉴定,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 带电性质的差异带电性质的差异、分子的形状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等。
【答案】丙;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碳源和氮源;两种菌分泌的酶量、酶活性和酶的种类不同;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发酵进程、提高酒精产量;凝胶色谱;带电性质的差异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9引用:1难度:0.6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