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人们在腐烂变质的肉汤中发现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当时,有些人推测: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可能是由腐肉变成的.而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不认同这一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假设:“…”.为了检验其假设,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新鲜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烧瓶里,把甲烧瓶的瓶颈烧软,拉成鹅颈状的弯曲、细长的瓶颈,乙瓶的瓶口则保持敞开.然后他煮沸甲乙两瓶内的肉汤.放置一定时间后,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开始腐败变质并出现大量的微生物,而相同时间内甲瓶的肉汤却新鲜如初,且没有发现微生物.他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据此,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不会自然生出微生物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1)上述研究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观察现象、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几个环节.请问:巴斯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什么问题?
(2)巴斯德提出的假设是什么?
(3)装入甲、乙两瓶中的肉汤为何要煮沸?
(4)试验中设计了把甲烧瓶的瓶颈烧软,拉成弯曲、细长的鹅颈状瓶颈,乙瓶的瓶口则直接敞开.请说明其设计的巧妙之处: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细菌不能进入,把乙瓶的瓶口敞开,细菌能进入,保证了变量唯一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细菌不能进入,把乙瓶的瓶口敞开,细菌能进入,保证了变量唯一.
【答案】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细菌不能进入,把乙瓶的瓶口敞开,细菌能进入,保证了变量唯一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7引用:2难度:0.1
相似题
-
1.张宁同学观察到一块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17 8:0:2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张宁同学有天观察到一块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于是,他打算做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做:(实验材料:①两个相同的玻璃碗②两块大小相同的新鲜猪肉③纱布)
提出问题:腐烂肉上的蛆是从哪儿来的?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大小的A、B玻璃碗中,A碗碗口覆盖有纱布,B碗碗口要
实施计划:(略)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如果你们的实验结果支持你们的假设:请问本次探究实验你的结论是什么?
请指出以上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设置了发布:2025/1/17 8:0:2组卷:14引用:1难度:0.4 -
3.某校探究学习小组为了证明蛆(苍蝇幼虫)是否由腐烂的肉产生。他们做了以下实验设计: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透明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
②将两块大小一样的新鲜生猪肉放入甲、乙瓶内
③将甲、乙两瓶放在同一温暖环境中,甲瓶用防虫网罩住,乙瓶不罩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1)在一组对照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可变化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个可以变化的因素叫做
(2)实验步骤③中,甲、乙两瓶所在的环境必需要有
(3)假设蛆不是由腐烂的肉产生。根据你的推测,较长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内的猪肉会出现蛆的是发布:2025/1/17 8:0:2组卷:29引用:2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