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骑马旅行
300多年前,《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在描写骑士和他的侍从骑着木马旅行时,有这样一段故事:
人们对堂•吉诃德说:“请骑在马背上,只要你把马脖子上的套管一扭动,木马就会腾空而起,平平稳稳地把你送到玛朗布鲁诺等待你的地方。不过,为了不使你因高速奔驰而头晕,一定要蒙上你的眼睛才能乘坐。”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上了马,他们的眼睛也被蒙了起来。堂•吉诃德摸到了那个套管,用力一扭。堂•吉诃德对侍从说:“我们旅行开始了!我发誓,我一生从来没有骑过这样快、这样平稳的马。”侍从说:“是的,我觉得迎面而来的大风,就好像有许多风箱朝我们鼓风一样。”事实上,是人们正在用几个巨大的风箱朝着他们鼓风,木马却还呆在原地,一步也没动。
材料2:风洞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气流对飞机的阻力和升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取得气流与飞机飞行之间联系的数据,本应驾飞机飞行进行实验。但是,这样做既危险又浪费。于是人们根据相对性原理,把飞机悬吊在大型管道--风洞中不动,然后让空气从风洞中向后高速流去,以此代替飞机在高空的飞行,如图所示。这种试验方法,大大方便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大大促进了飞机制造工业的发展。

阅读后请回答:
(1)塞万提斯是根据什么物理知识来编写这段故事的;
(2)堂•吉诃德骑在木马上没有动,为什么却感觉马跑得很快?
(3)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在现代科学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风洞,请你再举一例说说该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2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7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2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 公里,最远为12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83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如图所示,图1为火箭升空,图2为嫦娥运行路线图。
(1)巨型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
(2)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前,卫星相对运载火箭是
(3)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下列哪个仪器在月球上可以正常使用
A.弹簧测力计 B.气压计 C.指南针 D.电铃。发布:2024/12/23 8:0:2组卷:62引用:1难度:0.3 -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5 3:0:1组卷:435引用:12难度:0.8 -
3.如图所示,摄影师抓拍了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时的情景,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 的;乌鸦相对于老鹰,位置 (选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若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 的。
发布:2024/12/23 21:0:1组卷:537引用:10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