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书湖阴先生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倔邻里好友。②排闼:推门,撞开门。闼:小门。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C
C

A.王安石
B.曾巩
C.辛弃疾
D.苏轼
(2)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C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赋予水以灵性,生动写出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C.“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答案】C;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①_______。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②_______,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请默写词中所缺的句子。
     

     

    (2)概括上片景物描写的特点。
    (3)下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4)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扩写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发布:2025/1/3 7:0:1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各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下列句子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咽,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时,听者对音乐的心理感受。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表现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发布:2025/1/3 9:0:2组卷:5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八阵图
     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对这首诗体裁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小令
    B.新乐府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
    (2)对这首诗中所写的历史人物理解正确的是 
     

    A.刘备
    B.伏羲
    C.诸葛亮
    D.周文王

    发布:2025/1/3 9:0:2组卷: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