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最大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秒表和量角器量角器。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
序号 | 细线长度L/cm | ,螺母摆动的最大幅度θ/° |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
1 | 100 | 20 | 2.0 |
2 | 140 | 20 | 2.4 |
3 | 140 | 30 | 2.4 |
绳子的长度L
绳子的长度L
有关。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A
A
(填字母),得出的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最大的角度无关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实验中我们采取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法。(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
长
长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短
短
(选填“长”或“短”)。【考点】单摆的应用.
【答案】量角器;绳子的长度L;A;无关;控制变量;长;短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7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小刚同学正在游乐场观察一位小朋友荡秋千,他注意到:小朋友在来回摆动时,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小刚同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模拟了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用秒表测量了每一次摆动所用的时间,发现确实相等。他感到非常好奇和惊喜,把这个实验过程和结论告诉了在同一物理学习小组的小明、小红。他们又查阅了有关的物理资料,了解到如图1所示的装置叫单摆。单摆来回摆动一次,即A→B→C→B→A所用的时间,叫做单摆的周期。他们所发现的每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的规律,伽利略300多年前已经发现了,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人们还利用这个原理制造了摆钟。
小明又提出:一个单摆每次摆动所用的时间相等,是不是所有的单摆周期都相等呢?
于是,他们又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单摆。摆球质量有大的,有小的;摆线有长的,有短的…通过多次测量他们发现,不同单摆的周期常常不相等。那么单摆的周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他们根据各种单摆摆动的情况猜测:单摆的周期可能跟摆球的质量、摆线的长度及开始时摆球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下面的三组实验:
仔细观察图中给出的信息,你知道他们每一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吗?通过每一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第(1)组:研究目的
第(2)组:研究目的
第(3)组:研究目的
生活中常见利用摆的等时性制造的摆钟,摆的下端有一个可上下调动的螺母,调节它,可以调节钟表的快慢。如果钟表慢了,应怎样调节?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发布:2024/10/27 17:0:2组卷:25引用:1难度:0.5 -
2.通过进一步观察,伽利略发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即摆动周期)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各种机械摆钟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是他第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有一次他发现教堂上的吊灯因为风吹不停地摆动,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后来,伽利略又把不同质量的铁球系在绳端做摆锤进行实验,他通过研究发现了摆的一系列规律。
小芳对“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很感兴趣,于是仿照伽利略的做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先测出了摆线的悬挂点O到铁球球心的距离L,摆动过程中摆线长度不变,并将此定义为摆长L,然后将铁球拉倒左侧最高点,释放小球,使小球来回摆动,再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进而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小芳猜想这一时间可能与摆球的质量m和摆长L有关,她做探究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摆长关系的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摆线长
L/m摆动30次的时间/s 摆动1次
时间/s1 0.25 30.0 1.0 2 0.50 42.6 1.4 3 0.75 52.1 1.7 4 1.00 60.0 2.0 5 2.00 85.1 2.8
(2)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性。小芳在实验中摆球摆动的幅度可以用来表示。
(3)小芳在探究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摆长L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必须的是
A.控制摆长L保持不变 B.控制摆动的幅度保持不变
C.控制摆球的质量保持不变 D.控制摆动30次的时间保持不变
(4)小芳在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和。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随着摆长L的增大而,T很可能与成正比。发布:2024/10/27 17:0:2组卷:81引用:1难度:0.1 -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单摆 用一根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重力作用从一定的高度在竖直平面内作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如图甲所示,小球在A、B之间来回摆动,从绳的上端到小球球心的距离叫摆长,用l表示,单位:米。
单摆在摆动过程中速度会发生变化,向下摆动速度会增大,向上摆动速度会减小。
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用T表示,单位:秒。由于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较短,直接测量误差较大。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摆动的幅度多大,单摆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总相同,即摆的等时性原理。因此,通过测量单摆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提高周期测量的准确性。
小明在某次实验中探究了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摆钟(如图乙所示)、荡秋千等就是生活中的单摆。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0 0.40 0.50 0.60 .70 0.80 0.90 1.00 周期T/s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周期平方T2/s2 1.2 1.6 2.0 2.3 2.9 3.2 3.6 4.0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长/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象。
(3)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小球从A摆向B的过程中,经过E点速度小于经过F点的速度
C.在一定的范围内,若将小球拉到更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则摆动的周期会变长
D.若家里的摆钟慢了,可通过缩短摆长进行校正
(4)图甲中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时,速度为0,此时小球(是/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你的理由是。
(5)图甲中,当小球从A摆向B的过程中,经过F点时,剪断细后,则小球将沿如图中的哪条路径继续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发布:2024/10/27 17:0:2组卷:4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