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航天员们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悬浮”在空间站中,这样的环境使航天员难以行动。为了适应这样的特殊环境,航天员在地面的模拟水池中进行太空行走的模拟训练,如图1。科学兴趣小组对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1)某同学认为,王亚萍在大型水池中模拟训练时,她处于悬浮状态(如图1),在空间站中处于(如图2)所示“悬浮”状态,两者“悬浮”的原理是一样的。你认为该说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2)天宫课堂的浮力实验,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让人印象深刻,同学们给出了以下解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BB。
A.因为水失去质量,所以乒乓球不受浮力
B.在太空环境,水在乒乓球上下表面无法形成压力差
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能太空中该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太小
D.太空中的乒乓球等同于浸没在液体中但与容器底部紧贴的蜡块
(3)若王亚萍质量为55千克,穿戴设备的质量为120千克,她在水中模拟训练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
(4)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可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是 ①③④①③④。
①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
②出现雨雪等复杂天气现象
③天空变成黑色
④不能看到海市蜃楼
(5)模拟水池中的水要消毒杀菌。下列几个步骤可将生活河水转化为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③①②④③①②④。
【考点】空间技术.
【答案】不正确;B;①③④;③①②④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6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宇航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70000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要两年的时间。
(1)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这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
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②通过如下反应产生氧气: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任选一种方案并评价其优点或缺点:
(3)在太空舱中(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实验能进行研究的是
①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②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③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④测水的内部压强
(4)为了减少氧气的消化,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宇航员人工冬眠的技术。动物冬眠时,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引用:1难度:0.9 -
2.2022年3月22日,中国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天宫课堂”。下列实验在空间站能正常完成的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4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