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考虑,想到
②但少闲人 只是只是
(2)作者想夜游时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个词语能够体现这种心情?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绘了月夜美丽景色,请简单分析一下它的高妙之处。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自称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答案】考虑,想到;只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7 0:30:1组卷:80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