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温度(℃) | 30 | 40 | 50 | 60 | 70 |
显色时间(s) | 160 | 80 | 40 | 20 | 10 |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H++4I-+O2=2I2+2H2O
4H++4I-+O2=2I2+2H2O
。(2)该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试剂除了1mol/L KI溶液、0.1mol/L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
淀粉溶液
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为 无色溶液变蓝色
无色溶液变蓝色
。(4)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
CD
CD
(填字母)。A.温度
B.试剂的浓度
C.试剂的用量(体积)
D.试剂添加的顺序
【考点】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
【答案】4H++4I-+O2=2I2+2H2O;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C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0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的混合物,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试剂1最好选用
(2)操作1是
(3)操作2是
(4)试剂2最好选用
(5)有同学认为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会凝结成晶体,因此可通过降温的方法使乙酸结晶而分离出来,操作3是结晶、过滤,这一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发布:2024/12/30 14:30:1组卷:13引用:5难度:0.4 -
2.化学家从反应C2H6(g)+Cl2(g)→C2H5Cl(l)+HCl(g)中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这一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体系中得到盐酸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
发布:2024/12/30 9:30:2组卷:25引用:3难度:0.9 -
3.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基本操作如下:
①将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②全溶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并搅拌.③然后,使用短颈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④滤出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步操作过程中需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有
(2)步骤②的目的是
(3)观察滤液冷却时的实验现象:
(4)重结晶后苯甲酸的状态:发布:2024/12/30 8:30:1组卷:45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