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团队发现了一种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群聚信息素。
(1)研究表明,在群聚信息素的作用下,飞蝗种群由散聚型可以转变为群聚型,形成超大型种群。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群聚信息素导致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发生明显的改变。
(2)为确定飞蝗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中,哪一种为群聚信息素,科研人员分别向A、B区通入不同的物质,记录飞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结果如表。
组别 | A区 | B区 | ||
通入物质 | 停留时间(s) | 通入挥发性物质 | 停留时间(s) | |
第1组 | 溶剂 | 430 | 苯乙腈(PAN) | 170 |
第2组 | 溶剂 | 190 | 4乙烯基苯甲醚(4VA) | 410 |
第3组 | 溶剂 | 285 | 苯乙醇(PhA) | 315 |
第2组的飞蝗在B区停留时间明显长于A区,而第1组B区停留时间明显短于A区,第3组A、B两区停留时间差异不大
第2组的飞蝗在B区停留时间明显长于A区,而第1组B区停留时间明显短于A区,第3组A、B两区停留时间差异不大
。(3)为进一步确定4VA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4VA及溶剂进行图1(灰色表示添加了4VA的样方区域)所示的室外草地诱捕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1分析,本实验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
样方法
样方法
。②据图2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VA能在自然环境中吸引和聚集飞蝗,具有群聚信息的功能
4VA能在自然环境中吸引和聚集飞蝗,具有群聚信息的功能
。(4)研究表明,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感知4VA的嗅觉受体。据此研究,请提出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
可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的4VA的嗅觉受体与4VA结合,阻止蝗虫的聚集
可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的4VA的嗅觉受体与4VA结合,阻止蝗虫的聚集
。【答案】种群密度;第2组的飞蝗在B区停留时间明显长于A区,而第1组B区停留时间明显短于A区,第3组A、B两区停留时间差异不大;样方法;4VA能在自然环境中吸引和聚集飞蝗,具有群聚信息的功能;可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的4VA的嗅觉受体与4VA结合,阻止蝗虫的聚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以下有关调查某块农田里小蓟草(别称刺儿菜,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7引用:3难度:0.7 -
2.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3难度:0.9 -
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8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发布:2024/12/31 5:30:3组卷:1引用:2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