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初二暑期志愿者活动体会中写道:在这个短暂的假期里,我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不是因为吃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也不是因为玩了很多的游戏,而是我参与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生命无限美好的价值。这次活动就是校团委组织到敬老院关爱老人的志愿者活动:打扫敬老院、陪爷爷奶奶聊天、给敬老院的全体人员表演节目,逗他们开心,营造欢乐氛围。
进入初三后,该同学的家长认为,初三要全力冲刺中考,志愿者活动就不参加了。请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对该同学参加志愿者活动的行为和家长的观点进行评析。
【考点】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答案】材料中这个同学的行为是正确的,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2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这说明( )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9引用:6难度:0.7 -
2.材料:志愿者甲:“我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到幸福,我相信在志愿服务中我一定可以得到很多收获和体会。”
志愿者乙:“都说志愿者的微笑是上海最好的,但如果我们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志愿者的微笑就变成傻笑了。”
(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假如你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你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努力?(至少答三点)发布:2025/1/29 8:0:1组卷:3引用:1难度:0.3 -
3.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种全新的、自上而下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热捧。从贫困儿童的一顿午餐、一件新衣到残疾人的一次出行、流浪动物的收容……越来越多的微小善事引发大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平凡群众加入这支队伍,成为志愿者。集点滴爱心,尽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这些慈善行为终将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并感受到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参与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材料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体育法》的颁布对于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一中传递爱心的优秀志愿者们身上有哪些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
(2)结合“走进社会生活”的相关内容,谈谈志愿者和社会实践活动都属于什么行为?简述如何养成这一行为?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它的主要职权有哪些?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7引用:3难度:0.4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