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成为迄今为止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科技与创新在这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新技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其技术原理简化为图甲所示,其中压缩机压缩CO2气体示意如图乙所示。CO2气体经压缩机时,压缩机对其做功,CO2气体的内能 增加增加;经冷凝器后变成液态CO2,此过程为 液化,放出热量液化,放出热量(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情况);经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再次变成CO2气体,CO2分子间的间隙 变大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新材料: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原料检测、聚乳酸生产加工,制成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餐盒,供北京冬奥会选手使用。这些餐盒可还田变为肥料,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餐盒变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田生态系统里的 微生物微生物(填写生态系统的成分)。
(3)新创意:开幕式上,奥运主火炬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实现了一次点火创新。已知奥运火炬的燃料是氢气,从“绿色办奥”角度分析,氢气做燃料的优点:生成物是水,产物无污染或热值高或制备原料来源广生成物是水,产物无污染或热值高或制备原料来源广。(写出1条)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答案】增加;液化,放出热量;变大;微生物;生成物是水,产物无污染或热值高或制备原料来源广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76厘米左右。
针对托里拆利实验有人提出了水银柱上方应该是真空的结论,反对者提出了疑问。
(1)一些反对者认为上方并不真空,而是充满了水银蒸汽,水银柱下降的原因就在于一部分水银的蒸发,使水银减少。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
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所以管内并不真空。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很多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发布:2024/8/2 8:0:9组卷:30引用:2难度:0.5 -
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下正确的是( )
发布:2024/9/14 4:0:8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从下列关于物质微观描述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7/27 8:0:9组卷:2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