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舌尖上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里乡下度过的。那时物资匮乏,吃,对于孩子们来说,充满诱惑。
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我和弟弟妹妹的眼睛就盯上树梢。奶奶说:“别急别急,再刮两场春风它们就来了。”奶奶所说的“它们”,其实就是榆钱儿、槐花、还有嫩嫩的榆叶。它们一来,妈妈就可以给我们烙菜饽饽。终于等到榆钱长、槐花开了,我们围在灶台旁;妈妈在大铁锅里刷一层薄薄的油,把棒子面加白面的菜饽饽贴在锅里。熟了的菜饽饽虽然油少,却也香喷喷的。等地里长出马齿苋、苦菜苗、荠菜等野菜时,我们就更有口福了,无论捣点蒜汁凉拌还是剁烂做粥烙饽饽,都能让我们的胃口满足一阵子。
那时,绕村有一条水渠,渠边生长着好多茅草。茅草的根白白胖胖,细细长长,嚼起来甜丝丝的,我们当地叫土蔗。我们就拿镰刀挖出土蔗,洗净,美滋滋地嚼着,蜜汁流进嘴里,日子也仿佛甜了许多。
童年舌尖上的味道,最意犹未尽的还是“烧烤”。我们的烧烤内容与季节息息相关。夏秋是大自然最丰盛的时节,也是我们最快乐、最满足的时节。
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夏季时,河水不深,清澈见底,鱼儿很多,我们就光着屁股下河洗澡、捉鱼,不一会儿,每个人就能捉到很多鱼。在河岸,我们捡些柴火,把鱼丢在火里烧烤,那滋味,现在想起来仍垂涎三尺。
童年,流淌在舌尖上的美味,至今仍回味无穷。
(1)请你照样子,写词语,注意带点的字。
香喷喷:黑黢黢、火辣辣、臭烘烘黑黢黢、火辣辣、臭烘烘
息息相关:惺惺作态、斤斤计较、井井有条惺惺作态、斤斤计较、井井有条
(2)请你按短文内容填空。
①“垂涎三尺”的意思是 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透过这个词语我体会到了 那些食物太有诱惑力了,味道太香了那些食物太有诱惑力了,味道太香了。
②短文写了“我”童年时的哪些食物?最难忘的是什么食物?
(3)“我和弟弟妹妹的眼睛就盯上树梢。”中的“盯”可以换成“看、瞧”这些词吗?为什么?
不可以。“盯”字写出我们对妈妈做的烙菜饽的渴望,而“看、瞧”则不能表达这种感受。不可以。“盯”字写出我们对妈妈做的烙菜饽的渴望,而“看、瞧”则不能表达这种感受。
(4)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和童年食物的留恋、怀念。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和童年食物的留恋、怀念。
【答案】黑黢黢、火辣辣、臭烘烘;惺惺作态、斤斤计较、井井有条;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那些食物太有诱惑力了,味道太香了;不可以。“盯”字写出我们对妈妈做的烙菜饽的渴望,而“看、瞧”则不能表达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和童年食物的留恋、怀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8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