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努力,更要从我们中学生自身做起。就“校园暴力”问题,某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材料一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报道,在校园暴力事件中,75%发生于中学生之间,目前暴露出来的校园暴力事件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施暴者多是学生;被殴打者往往敢怒不敢言,任其欺辱。
材料二 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其中第十七条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被殴打者往往敢怒不敢言,任其欺辱”说明了什么?
(2)刑法修正案的修改,对我们青少年预防犯罪有什么启示?
(3)如果自己或者同学遭遇了校园暴力,如何依法求助?
【答案】(1)①自我保护能力差;②维权意识差;③不会依法求助,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②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告诉家长和老师,不要忍着不吭声;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要待在人多的地方或者结伴而行;尽量保持冷静,如果实力相当,可以试着反抗或呼救(逃跑亦可);应树立维权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采取以牙还牙、以恶制恶的手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学会宽容和调控情绪;不用暴力手段解决与他人的冲突;青少年增强道德、法制意识,自觉远离暴力;发现校园暴力应及时举报等。
(2)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②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告诉家长和老师,不要忍着不吭声;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要待在人多的地方或者结伴而行;尽量保持冷静,如果实力相当,可以试着反抗或呼救(逃跑亦可);应树立维权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采取以牙还牙、以恶制恶的手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学会宽容和调控情绪;不用暴力手段解决与他人的冲突;青少年增强道德、法制意识,自觉远离暴力;发现校园暴力应及时举报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如表校园欺凌行为与侵犯受害者的权利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行为 侵犯权利 ① 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 受教育权 ② 对同学拳打脚踢 生命健康权 ③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财产权 ④ 将同学关押几个小时 人身自由权 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4引用:6难度:0.8 -
2.遭遇校园欺凌是青少年心中的一道伤疤,折射出很多问题,结合以下漫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
【认识欺凌者】(1)结合图一说说校园欺凌违反了哪一种规则?
【忠告施暴者】(2)请你从法律角度对图二中甲同学的言行提出忠告。
【警醒旁观者】(3)请你评析图二中乙同学的行为。
【呵护受暴者】(4)图二中的丙同学遭遇欺凌后,回家把情况告诉了父母,父母带他检查了身体,之后把甲和丁同学告上法庭,要求对方监护人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2000元。请问这属于什么诉讼?丙同学父母的行动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发布:2024/12/27 20:0:1组卷:10引用:2难度:0.9 -
3.预防“校园欺凌”离不开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如遭遇校园欺凌,我们应该( )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7引用:3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