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咸海的位置及其变迁图。

(1)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 棉花棉花,该区域种植此种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阿姆河和锡尔河提供灌溉水源,地形平坦、沙质土壤、土壤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阿姆河和锡尔河提供灌溉水源,地形平坦、沙质土壤、土壤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2)图中区域是世界重要石油和天然气产地,其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在 AA(填字母:A.里海沿岸B.巴尔喀什湖附近C.额尔齐斯河沿岸D.北部丘陵),我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管道运输管道运输,通过该运输方式运进我国,最先到达的省区是 新疆新疆。该能源运输线路沿途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
(3)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咸海位于中亚,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社会原因:人类大量使用阿姆河和锡尔河进行农业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加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自然原因:咸海位于中亚,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社会原因:人类大量使用阿姆河和锡尔河进行农业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加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答案】棉花;阿姆河和锡尔河提供灌溉水源,地形平坦、沙质土壤、土壤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A;管道运输;新疆;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咸海位于中亚,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社会原因:人类大量使用阿姆河和锡尔河进行农业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加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森林关键在于营造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位于西城区菜市口的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是北京核心区首个城市森林公园。园中共种植79种木本植物、32种草本植物,其中乡土树种(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占80%以上。还有一些浆果类、蜜源类植物种植在“森林”深处,可以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提供果实和巢穴;改善土壤,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从而构建出一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得以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公园内禁扫落叶,以落叶为肥,禁喷农药,并用碎石子铺路,使得雨水全部回灌利用,既滋养了土地,又给鸟兽提供了水源。图1是碎石子铺装打造的水循环系统示意图,图2是有机质分解与合成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泡桐:喜光、耐旱,在土壤肥沃、深厚、湿润但不积水的山地或平原、岗地、丘陵、山区均能生长良好。 榕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不耐旱,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砂质土中也能生长。 樟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温度不得低于0℃。在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红壤、黄壤中生长良好。 紫丁香: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要求不高。
(2)《北京城市森林建设指导书》中明确提出,城市森林在树种的选择上乡土树种应占80%,请你说出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3)列举“碎石子铺装打造的水循环系统”给自然水循环环节带来的变化有
(4)参考图2,说明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的修建对当地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影响。(至少答出两点)发布:2024/11/24 2:0:1组卷:10引用:1难度:0.4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靖河地处甘肃省古浪县东南部大靖盆地,是石羊河八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祁连山东部毛毛山北麓,由支流大直沟、酸茨沟、杀子沟、庄浪沟组成,主河道全长约45km,河水并入大靖水库后,又经大靖峡出山口流入平原,消失于海子滩、腾格里沙漠。大靖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2.29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27mm。2012年,分布在祁进山东部乌鞘岭地区的植被面积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24149km2,海拔2700m以上地区的草甸面积与19世纪80年代相比减少了852.76km2。图示意大靖河流域地理概况。
(1)简述大靖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大靖河支流都以“沟”命名的原因。
(3)说明乌鞘岭东部植被大面积减少对大靖峡水库产生的影响。
(4)请为减轻人类活动对祁连山东部山区植被的干扰,提出合理措施。发布:2024/12/17 19:0:2组卷:9引用:2难度:0.5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发育出槽形风蚀坑,主要形成过程是:风蚀裸地→土层破坏→活跃发展风蚀坑→固定风蚀坑→消亡风蚀坑。往往在固定风蚀坑阶段,风蚀坑底部会发育植被,但人类活动又会引起风蚀坑的变动,如人类在风蚀坑的放牧活动可能会加速其消亡。如图为槽形风蚀坑景观。
(1)简述槽形风蚀坑发育的自然形成过程。
(2)说明图示风蚀坑底部发育植被的原因。
(3)分析人类在风蚀坑的放牧活动可能会加速其消亡原因。
(4)针对减少人类活动对沙质草原风蚀坑的扰动,试提出合理的措施。发布:2024/11/27 11:0:1组卷:1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