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
①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②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 旺期 中期)初期、中期初期、中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 干燥)干旱干旱,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夏天,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③竹子的竿能制成笛、箩,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无怨无悔,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的选项中,给文章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AA。
A.竹
B.竹笋
C.竹林
D.竹器
(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划去。
(3)照样子,写词语。
默默无言 |
斤斤计较、夸夸其谈、欣欣向荣。 斤斤计较、夸夸其谈、欣欣向荣。
|
无怨无悔 |
十全十美、非亲非故、一心一意。 十全十美、非亲非故、一心一意。
|
B
B
的精神。A.勇敢顽强
B.无私奉献
C.生机勃勃
D.不怕困难
(5)读了短文我想到了和竹子一样的
孔繁森
孔繁森
(谁),因为 他在西藏工作期间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雪域高原。他用胸口为聋哑老人暖脚,用自己不高的收入养育孤儿……他说,西藏的老人就是他的老人,西藏的孩子就是他的孩子,他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在西藏工作期间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雪域高原。他用胸口为聋哑老人暖脚,用自己不高的收入养育孤儿……他说,西藏的老人就是他的老人,西藏的孩子就是他的孩子,他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考点】说明文.
【答案】初期、中期;干旱;A;斤斤计较、夸夸其谈、欣欣向荣。;十全十美、非亲非故、一心一意。;B;孔繁森;他在西藏工作期间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雪域高原。他用胸口为聋哑老人暖脚,用自己不高的收入养育孤儿……他说,西藏的老人就是他的老人,西藏的孩子就是他的孩子,他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䲟鱼。䲟鱼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生旅行家”。
䲟鱼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的过程中,遇到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所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等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它便继续吸附在新“船”上。
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笨拙——
(2)䲟鱼的体型
(3)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一举两得”指的是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䲟鱼喜爱旅行,所以被称为“天生旅行家”。
②䲟鱼的“船主”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等。
③䲟鱼有时候离开“船主”是为了得到休息。发布:2025/3/13 8:0:2组卷:64引用:3难度:0.5 -
2.阅读。
泉州大桥 泉州大桥是福建省最长的城市公路大桥。从远处眺望。它似长虹卧波,又如巨龙横跨大江两岸。
来到桥头,只见两旁各矗立着两座六角亭子,古色古香。亭子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泉州大桥”四个金字。桥面宽六十米,比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还要宽。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络绎不绝,人们川流不息。大桥两旁的栏杆精巧别致。每根栏杆上,间隔装上含苞欲放的莲花和形态逼真的青石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睁眼远望;有的毛发皆竖,跃跃欲跳;有的口含石珠;有的侧耳倾听……这些狮子,不正象征着“东方睡狮”已经苏醒,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世界上吗?
桥下流水哗哗,我仿佛听到大桥上人民在前进的脚步声;我仿佛看到建桥工人的雄姿。多少个日子,他们顶酷暑,冒严寒;多少个日子,他们战洪水,抗台风;多少个日子,他们放弃休息,日夜苦战。
宏伟的泉州大桥,是泉州人民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的结晶。
(1)从段文中找出下面相符合的词
①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②裹着花蕾,等待开放。
③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2)泉州大桥的三个特点是:
(3)作者的观察点是先
(4)用“﹏﹏”线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用
(5)用“
(6)短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意思是什么?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156引用:1难度:0.5 -
3.课外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短文主要写了
A.卢沟桥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C.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既写了狮子的大小,又写了狮子的
(3)我能想象出,卢沟桥上还有这样一只狮子:它
(4)为什么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A.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以它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B.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C.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所以它成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发布:2025/3/13 8:0:2组卷:51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