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以NH3还原NO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广泛应用于烟气(含NO、O2、N2等)脱硝。
(1)NOx大量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
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
(填一种)。
(2)以Fe-Mn/TiO2催化的NH3-SCR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字母A~D为中间体的代号)。

①NH3-SC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4NO+O2
F
e
-
M
n
/
T
i
O
2
4N2+6H2O
4NH3+4NO+O2
F
e
-
M
n
/
T
i
O
2
4N2+6H2O

②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步骤Ⅰ、Ⅱ的过程可描述为
NH3中带部分负电荷的N与A中带正电荷的Mn作用生成B,B中带部分正电荷的H转移到带负电荷的O上生成C
NH3中带部分负电荷的N与A中带正电荷的Mn作用生成B,B中带部分正电荷的H转移到带负电荷的O上生成C

(3)常压下,将一定比例的NH3、NO、O2、N2的混合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测得NO的转化率与N2的选择性[
2
n
生成
N
2
n
总转化
N
H
3
]如图所示。温度高于350℃,N2选择性下降的原因是
催化剂活性降低,NH3转化为N2的速率降低;部分NH3被氧化为NO
催化剂活性降低,NH3转化为N2的速率降低;部分NH3被氧化为NO


(4)研究NH3-SCR法尾气中NH3脱除机理的流程如图1所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在不通O2、通入O2两种情况下,NH3的脱除率、NO的选择性[
n
生成
NO
n
总转化
N
H
3
]与通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反应17~19.2h时,NH3脱除率下降,其原因是
该时间段内发生的反应为NH3与CuO反应生成Cu(或Cu2O)和N2,随时间推移,CuO与Cu2O的量减少,NH3氧化为N2的速率降低
该时间段内发生的反应为NH3与CuO反应生成Cu(或Cu2O)和N2,随时间推移,CuO与Cu2O的量减少,NH3氧化为N2的速率降低

②通入O2后,NO选择性增大,其原因是
随时间推移,Cu被O2氧化为CuO的量增多,NH3被CuO催化氧化成NO的量增大
随时间推移,Cu被O2氧化为CuO的量增多,NH3被CuO催化氧化成NO的量增大

【答案】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4NH3+4NO+O2
F
e
-
M
n
/
T
i
O
2
4N2+6H2O;NH3中带部分负电荷的N与A中带正电荷的Mn作用生成B,B中带部分正电荷的H转移到带负电荷的O上生成C;催化剂活性降低,NH3转化为N2的速率降低;部分NH3被氧化为NO;该时间段内发生的反应为NH3与CuO反应生成Cu(或Cu2O)和N2,随时间推移,CuO与Cu2O的量减少,NH3氧化为N2的速率降低;随时间推移,Cu被O2氧化为CuO的量增多,NH3被CuO催化氧化成NO的量增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0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如图所示,在一支50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mL NO,然后吸入5mL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封住管口。
    (1)根据操作步骤,完成表格:
    操作步骤河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Ⅰ.振荡注射器,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
     
    Ⅱ.打开弹簧夹,快速吸入10mL空气后夹上弹簧夹,观察现象
     
     
    Ⅲ.振荡注射器,再观察现象 气体又变为无色,注射器的活塞向内移动
     
    (2)如果要将注射器中的NO充分转化,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3)上述实验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发布:2024/12/30 6:30:2组卷:9引用:3难度:0.6
  • 2.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6:30:2组卷:9引用:2难度:0.6
  • 3.下列有关N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6:30:2组卷: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