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以下材料,组织同学们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看点一:小伟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完成了中学课程。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评,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
看点二:据统计,2022年有多名高级别官员因违法获刑或被调查。其中包括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正部级);贵州省政协原主席王富玉(正部级);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哈尔滨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原副主任宋泽刚。
看点三: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围绕“以习近平法制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题,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应让每周都是“宪法宣传周”,每天都是“宪法宣传日”,让宪法精神走进生活。
(1)依据上述材料一简要回答:
小伟依法行使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权利: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义务:受教育、劳动、依法服兵役、遵守宪法法律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受教育、劳动、依法服兵役、遵守宪法法律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2)根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阐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原因。
(3)要让每周都是“宪法宣传周”,每天都是“宪法宣传日”,请你向学校提供两种宣传宪法的活动方式。
【答案】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劳动、依法服兵役、遵守宪法法律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材料一:徐工集团毕可顺,他认真学习,工作后由一名普通工人成为机电维修高级技师。他立足本职岗位,在几十年锲而不舍的钻研下,完成技术革命和技术改造70多项,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毕可顺是徐州市唯一一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一线工人,但是他总是不忘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在家里,他不仅用正确的言行影响教育孩子,而且对年迈的父母也非常孝顺。
材料二: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任性”的行为:自习课上,有的同学乱喊乱叫,影响他人学习;电影院里,有的观众不断谈论电影情节,干扰他人观影;动车上,有的乘客播放手机视频音量过大,妨碍他人休息……这些“任性”的行为与我们文明大国的形象格格不入。
(1)材料一中的主人公履行了什么义务?
(2)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对材料二中这些“任性”的行为进行评析。
(3)结合材料,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如何忠实履行义务?发布:2024/8/6 8:0:9组卷:8引用:2难度:0.3 -
2.某边防团常年驻守在西藏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担负着百余公里边境线的巡逻任务,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领土。这些边防官兵履行的主要义务是( )
发布:2024/12/5 1:30:2组卷:113引用:4难度:0.8 -
3.2022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目标。以上材料体现了公民的义务有( )
①依法纳税
②劳动
③受教育
④遵守宪法法律发布:2024/8/8 8:0:9组卷:75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