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不同于黑白色调的水墨画,该画因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得名,绚丽的青绿色调交织描绘着千里江山的锦绣恢宏。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千里江山图》,编导韩真表示,创作中最大的难度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为创作《只此青绿》,编导们先是研究《千里江山图》,后又几乎看遍了宋代的诗词、绘画。它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后,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称赞。
材料二:近年来,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舞台演出中,激光、机械臂、多媒体影像,甚至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呈现出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技术是实现想象力的工具,甚至可以创造新的空间维度,但艺术仍然是其核心。艺术作品中科技元素的加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材料三:从“诗词热”“汉服热”“文博热”到“国潮风”“古典兴”等,无不是“传统文化热”的一种表现。“传统文化热”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只有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才能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1)据材料一,分析《只此青绿》受到全国观众广泛称赞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科技创新与文化的联系。
(3)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谈谈发展中华文化的启示。

【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展览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2)科技创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或文化的传播需要科技创新)。
(3)了解、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创新中华文化的传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平台。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5引用:3难度:0.1
相似题
  • 1.令人期盼已久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黄浦江两岸盛大上演。有2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古老的中国将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海八方宾朋,“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各民族各自独特的文化将共同把世博园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世博会上,我们将把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成果展现给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作为中华儿女,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举三例以上)
    (3)参加世博会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在世博园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4)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

    发布:2025/1/29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厚重的东方书法文化底蕴与现代冰雪运动风格融为一体。这一设计(  )
    ①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
    ②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富有创意
    ③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3.九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时总结了几条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9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