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他要我学珠算。既然我父亲坚持,我就在晚上记起账来。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一文钱也不给我们,给我们吃的又是最差的。他每月十五对雇工们特别开恩,给他们鸡蛋下饭吃,可是从来没有肉。对于我,他不给蛋也不给肉。
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场,她就不能这样做了。我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我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
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摘我懒惰,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我的不满增加了。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在不断地发展着。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我。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同时,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我母亲完全不识字。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一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如渴地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这教我父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方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我父亲认为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他要我读一些像经书那样实用的东西,可以帮助他打赢官司。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3)你从选文中读出了童年的“我”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你如何看待当时“我”的这种做法?
【答案】(1)主要写了“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在家里反抗父亲的专制,保卫自己的权利。
(2)“分成”是指“我”家有两“党”,“包括”是指家里的雇工在在其中,这两个词表全家上阵的意思。“执政党”“反对党”两个词大词小用,形象准确,风趣幽默,同时也符合说话者政治家的身份。“执政党”指的是有权力的组织,“反对党”指的是反对的人。这句话表达了“我”、母亲和弟弟都反对父亲的专制统治,体现出“我”对父亲的强烈的不满之情。
(3)①坚持好学,从“既然我父亲坚持,我就在晚上记起账来”可以看出。
②机智聪明,从“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可以看出。
③博览群书,从“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可以看出。
④不愚孝,自主意识很强,叛逆精神从“我”与父亲的对抗中可以看出。
(4)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值得肯定的,封建社会的教材让学生们感到厌恶,而学生喜欢读的小说在老师眼里是禁书,因此在当时的情形下为了读书,这种做法可以理解。
(2)“分成”是指“我”家有两“党”,“包括”是指家里的雇工在在其中,这两个词表全家上阵的意思。“执政党”“反对党”两个词大词小用,形象准确,风趣幽默,同时也符合说话者政治家的身份。“执政党”指的是有权力的组织,“反对党”指的是反对的人。这句话表达了“我”、母亲和弟弟都反对父亲的专制统治,体现出“我”对父亲的强烈的不满之情。
(3)①坚持好学,从“既然我父亲坚持,我就在晚上记起账来”可以看出。
②机智聪明,从“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可以看出。
③博览群书,从“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可以看出。
④不愚孝,自主意识很强,叛逆精神从“我”与父亲的对抗中可以看出。
(4)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值得肯定的,封建社会的教材让学生们感到厌恶,而学生喜欢读的小说在老师眼里是禁书,因此在当时的情形下为了读书,这种做法可以理解。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