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中学生法治意识,预防违法犯罪,某校八年级决定在学生中开展一次“我与法律同行”的主题探究活动,现在邀请你一起参与。
【调查数据】同学们搜集到某市法院针对青少年犯罪原因所做的调查统计数据:
犯罪前曾出现的不良行为 | 犯罪时的主要想法 | ||||||
打架斗殴 | 沉溺网游 | 赌博 | 观看淫秽制品 | 一时冲动 | 不知道是犯罪 | 为了钱财 | 为了朋友 |
57% | 50% | 44% | 31% | 65% | 46% | 42% | 39% |
【案例分析】同学们展示了以下案例:中学生张某,父母工作忙,平时疏于管教,进入初中后,张某结交了几个不三不四的“朋友”,开始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后来还学会抽烟喝酒,出入网吧、酒吧、舞厅,夜不归宿,随后,张某越陷越深,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向低年级的同学勒索钱财,结果被行政拘留。出来后不知悔改,经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最终张某伙同他人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受到法律严惩。
(2)按照示例,请你参与张某违法犯罪的案例分析。
内容 | 自身 | 家庭 | 社会 |
导致张某违法犯罪的原因 | ① 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自控能力弱,抗诱惑能力不强 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自控能力弱,抗诱惑能力不强 |
② 父母没有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父母没有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
网吧、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管理不严 |
张某持刀抢劫的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行为?写出判断的理由 | ③ 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
【答案】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自控能力弱,抗诱惑能力不强;父母没有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7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