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使得很多小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水污染,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城市周边的沟渠甚至河流中,不仅污染地下水,还严重影响了沿岸群众的生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少城市在河流沿岸建设污水处理厂,并因地制宜地构建起一片片人工湿地,使当地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人工湿地由饱和基质、水生植被、动物和水体组成。设计建设人工湿地时,基质一般选用石块、砾石、砂粒、细砂、砂土和土壤等,还有矿渣、煤渣和活性炭等,这些基质能够使污水中有机物沉淀,并通过 分解者的分解分解者的分解的作用,为水生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在设计人工湿地时应优先选择 净化污水能力强、适应本地环境、不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净化污水能力强、适应本地环境、不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的水生植物。
(2)在人工湿地中建设生态浮岛能提升污水净化效果,生态浮岛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构建而成,水生植物利用它们发达的根系 吸收水中的无机盐吸收水中的无机盐,减轻了水体因自循环不足导致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专家建议,生态浮岛上的多年生植物最好每年收割一次,从物质输出的角度分析,这样建议的理由是 植物吸收N、P等物质后合成有机物,收割植物可将这些物质输出该生态系统植物吸收N、P等物质后合成有机物,收割植物可将这些物质输出该生态系统。
(3)生活污水流经某人工湿地时,污染物浓度变化如图1。

图中结果依赖于人工湿地具有很强的 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间接价值。
(4)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图2。
流经该湿地的总能量 大于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31×107J/(cm2•a),由图中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大部分能量最后都流向了 分解者分解者。
【考点】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答案】分解者的分解;净化污水能力强、适应本地环境、不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吸收水中的无机盐;植物吸收N、P等物质后合成有机物,收割植物可将这些物质输出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间接;大于;分解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5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稻鸭共作是一种综合农业技术。鸭子可为水稻除草、控虫、松土、供肥和提供刺激源,稻田为鸭提供充足的水、适量的食物以及劳作、栖息场所,最终获得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大米和鸭肉。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24引用:3难度:0.7 -
2.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45引用:10难度:0.7 -
3.如图是某地农民以沼气为纽带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主要分为两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中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有机物和CO2,再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将CO2还原成甲烷,甲烷菌也从中获得能量而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有效促进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2)沼气池中参与发酵的甲烷菌是一种细菌,其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
(3)沼气池中参与发酵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发布:2025/1/7 8:0:2组卷:0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