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萤火虫的光 ①百兆山下有一条云水河。云水河平平静静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弯,最后悄悄溜进浓密的云水湖芦苇丛中。云水湖离学校近,孩子们都爱去。尤其是夏天,云水湖开满了粉荷花,结满了甜丝儿的嫩莲蓬。但是夏天的日头太辣,去一趟,身上晒得焦疼。于是政府在云水湖上修了一个四角亭,琉璃瓦,红漆柱,小巧玲珑。牌匾上“翼然亭”三个大字一笔而下,飘若流云,矫若惊龙。字是请学校的杨老师写的。
②我就是杨老师班上的学生。每次我们背书背不下去,他就放我们去云水湖旁边的大草坪上背书,在草地上,玩玩打打,一篇《蜀道难》竟然就这么背下来了。上语文课,讲着讲着,他会随机提问,鼓励我们开口,即使没说对,他也总是点头称是,慢慢引导。上杨老师的课、我们总是很自在。
③初秋,杨老师要上一次作品分析课,全校的老师都来旁听。杨老师走进教室,抱着厚厚的一沓打印纸,很意外地,这次课不是分析名家作品,而是我的作文。他把打印好的我的作文发给了同学们,纸张温热,摸着摸着,我眼眶都有些发烫。那堂课具体讲了什么,我已不大记得,只记得我心中那份小小的得意以及杨老师鼓励的眼神。
④下课后,我仍沉浸在课堂的得意中没回过神,不停地和同桌潘潘开心地疯闹,闹着闹着,潘潘大声喊了句:“杨杨来了。”杨杨是杨老师的名字,老师的名字怎么能直接喊出来呢?杨老师知道了,肯定会批评他。想到这里,我就邀功似的告状:“老师,潘潘刚才喊你名字。”我等着潘潘被责备,而后好好嘲笑他一番。没想到,杨老师一听这话,却笑了。他轻轻拍了拍潘潘的头,轻巧说了一句:“名字呀,名字可不就是用来喊的吗?”接着说:“我知道你是尊重我的。从来如此,不代表要一直如此。”我们都很惊讶,还没来得及说话,杨老师就拿回课堂上的教案,径直回了办公室。
⑤那不过是一个像往常一样闷热无聊的下午,但是我却像是一下子来到了夜晚,成了挣脱云水湖绿水草的上,跳出水面,跳出水雾掩映着的芦苇丛,街下了一枚圆月亮,吞下的月光到底是什么味道,我也说不明白,只感觉肚子饱饱,肚里有光,或者,是一直以来都有光,而现在,我捉住了光。
⑥仿佛受到指引似的,很多年后,兜兜转转,我竟也成为一名老师。为了不让学生惧怕我,每次上课前,我会和同学们分享一些自己写的冷笑话,上了几次课之后,终于有同学开始主动分享冷笑话。意想不到的是,举手最积极的是图图。
⑦图图成绩不太好,平时不爱说话,看向周围同学的眼神总是有兔子一样的惊慌。最开始分享笑话时,图图声音很小,有些磕巴。有时候,笑话并不好笑,周围同学听着摇头,却总是配合地哈哈大笑,末了,也会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我觉得你可以自己创作改编我相信肯定会比这个笑话更好笑。”
⑧几次分享之后,图图的声音大了很多。最后一次课上,他分享之前有些狡黠地看了看我,讲到笑话的主人公时,我才明白了他笑容里的含义——主人公的名字和我一样。班里哄堂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有同学提醒我:“老师,他喊你名字。”然后看戏一般,等着我惩罚图图。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名字可不就是用来喊的吗?没关系,我知道图图是尊重我的,我的嘴巴仿佛等待说出这句话等待了很久。”图图听完,笑得嘴巴都要扯到耳根。
⑨没过多久,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是在一个平常的下午,图图妈妈跟我分享图图的作文。图图写到那堂喊我名字的课,写自己梦想成为一名老师。他说他喜欢萤火虫,小时候看到萤火虫总也不忍心捉,没有拥有过萤火虫一直是童年的缺憾。然而他后来发现老师的手里总是捧着无数萤火虫,萤火虫自在地飞,找到什么人,种下什么光,光能照向多深的地方,都是未知,但这份未知是值得在每个太阳升起之时期盼的。
⑩后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摊开双手,仿佛真的有无数只萤火虫飞起。一只萤火虫回过头冲着我狡黠地笑了,挠了挠头,背着月光,飞过了云水湖。
(节选自《潇湘展报》2022年9月10日,有删改)(1)请你结合选文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简要分析杨老师与寿镜吾老师两者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他轻轻拍了拍潘潘的头,轻巧说了一句:“名字呀,名字可不就是用来喊的吗?”(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那不过是一个像往常一样闷热无聊的下午,但是我却像是一下子来到了夜晚,成了挣脱云水湖绿水草的鱼,跳出水面,跳出水雾掩映着的芦苇丛,衔下了一枚圆月亮。(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3)文章第③段中写“我的嘴巴仿佛等待说出这句话等待了很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展开想象,揣摩“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4)本文结尾段意蕴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其作用。
【答案】(1)杨老师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善于鼓励学生,以宽容之道来关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健康成长;寿镜吾老师对学生表面严厉实则和蔼,戒尺和罚跪的规则都不常用,但是为人比较迂腐呆板,不注重学生的人其他爱好兴趣,不喜欢学生问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①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轻轻拍了拍”表现出杨老师的温柔亲切,反问的话语表现出杨老师对潘潘的宽容,细腻地刻画出杨老师善良、宽容的特点,也衬托出我们的惊讶。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鱼,将老师对“我”的教诲与启发比作一枚圆月亮,生动地描绘出“我”在受到老师的教育和感化后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3)这样说的原因:此情此景和当年“我”和杨老师的场景十分相似,“我”因此回想起杨老师对“我”的教导,不由得感慨、激动。心理活动示例:杨老师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如今我却成为了像杨老师一样的人,图图也仿佛是当年那个稚嫩的我,就让我将当年杨老师对我说过的话再说给图图听吧。
(4)①内容上,生动细腻地描写喻示着老师给学生的宽容、关爱和自由如萤火虫般给了孩子梦的翅膀,让孩子发光发亮、健康成长这一主题;②结构上,照应标题,与前文内容相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2)①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轻轻拍了拍”表现出杨老师的温柔亲切,反问的话语表现出杨老师对潘潘的宽容,细腻地刻画出杨老师善良、宽容的特点,也衬托出我们的惊讶。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鱼,将老师对“我”的教诲与启发比作一枚圆月亮,生动地描绘出“我”在受到老师的教育和感化后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3)这样说的原因:此情此景和当年“我”和杨老师的场景十分相似,“我”因此回想起杨老师对“我”的教导,不由得感慨、激动。心理活动示例:杨老师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如今我却成为了像杨老师一样的人,图图也仿佛是当年那个稚嫩的我,就让我将当年杨老师对我说过的话再说给图图听吧。
(4)①内容上,生动细腻地描写喻示着老师给学生的宽容、关爱和自由如萤火虫般给了孩子梦的翅膀,让孩子发光发亮、健康成长这一主题;②结构上,照应标题,与前文内容相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7 13:0:2组卷:11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或其他缘故,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长方形的就叫长条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在昌蒲洼的田就叫昌蒲丘,在尖子山脚的就是尖子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③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④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足有五亩三分。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搬不走你的田。
⑤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⑥后来,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可他还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有次新初随口说了一句:“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喽!现在种田也有新法子了呢!”给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⑦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那时的爷爷经常搬把竹椅子倚门而坐,望着长丰大丘叹着气。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⑧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我理解和田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父母对于田地的那份情感。他们骨子里和爷爷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与田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父母的语气里自有一份难以排遣的无奈。母亲自言自语道:有什么法子呢?又没有哪个愿意来种。
⑨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他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⑩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⑪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能看见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让人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1)根据时间线索,完成下面表格。时间 长丰大丘与春树塘 家人态度 儿时 田里有黑油油的泥,塘里有水 向往、喜爱 上世纪90年代起 田里杂草丛生,塘里堆满淤 ② 接到新初电话时 ① 高兴、欣喜 周末回家时 浮起新绿 ③
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
(3)“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读着该句,此时的你一定会想到了丰收,一定会情不自禁的吟起下面选项中的哪两句,请选出最符合语境的一项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揣摩标题是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途径,本文标题是:“与稻田重逢”,你认为好在哪里?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65引用:3难度:0.3 -
2.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我煨①暖了,你离开的背影
吴钧尧 ①孩子,我想起你的“四脚兽”时代。你十个多月时,你妈妈出公差,我把你托给楼下的余妈妈照看。我把你送到她家,看到余妈妈摆弄满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你看到五颜六色的玩具,咿咿呀呀地扭着小腰、伸出小手去抓。余妈妈偷偷转身,努起嘴、皱着双眉,那表情任谁看了,都知道她正努力调动脸部所有肌肉,催促我“走、走,赶快走”。孩子,我走得急,仿佛余妈妈的表情真的挤出声音了。
②我回到七楼家里,望了眼楼下庭院。你一定不知道,你跟我的距离只有短短半分钟,我却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思绪转回写作计划。傍晚,我到余妈妈家接你,余妈妈正在厨房忙碌,上午吸引你注意的玩具散落一地,已无法提起你的兴趣。你坐在客厅深处,灯光稀微。你四处张望,欲哭的表情里满是孤独、失望。你看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如一头奔驰的豹,朝我奔过来。两只手掌,一前一后,嗒嗒嗒地,声势与速度同等威猛。
③我大步上前,一把捞起你。
④孩子,我离开你之前,当然偷偷瞄你。你当时被玩具吸引,没有回头。我很好奇,若你玩腻之后,会怎样搜寻我的背影。这让我想到我母亲。
⑤孩子,我很少与你说,小时候我也曾跟你一样,搜寻爸爸妈妈的背影。有一次,妈妈带我进城,我们到了堂姐的冰果店。我喜欢冰果店中陈列在玻璃后形形色色的冰品。我贪吃刨冰,沉迷在甜香中,压根忘了妈妈什么时候不在了。堂姐促狭地说:“你妈妈不要你了。”我慌慌张张,四处搜寻不到妈妈,竟相信了堂姐的话,凶猛地哭了。孩子,当时我相信妈妈是我的全部世界,就像你相信,我的胸膛是你永远的操场。孩子,你年岁渐长之后,是否渐渐感到亲情间的某种倾斜,总是长辈费心照看晚辈,晚辈偶一回眸,长辈就感激涕零。
⑥下一回,凝望妈妈的背影时,我已经是“男人”了。
⑦高中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军人。
⑧新兵训练中,“五百米障碍”是最大的考验。它的项目有快跑、爬竿、跳壕沟、爬矮墙、持枪匍匐前进、通过低矮的铁丝网。一次操练,看见身高一米九的大个子,攀爬两公尺高的“矮墙”,竟蹬不过去,一米六多的矮个,反而飞跃而过。我和战友不禁窃笑。等轮到自己上阵,正式戴上钢盔、系上腰带、背上枪,通过“五百米障碍”时,却在“矮墙”前手软脚重过不了关。
⑨当时,每逢假日,妈妈会不顾舟车劳顿来看我。她带来零食,看着我狼吞虎咽。我常想,当时妈妈的心中,必定是两难,________。
⑩每次分别,我都目送妈妈走上交通车,凝望微胖的妈妈蹒跚上车的背影。车子开动了,我看见妈妈频频挥手,好像在说,别送了,回去吧。
⑪孩子,交通车离开以后,我没有回到营舍,而是来到五百米障碍场苦练。先持装备爬竿,再战矮墙,我一次一次地挑战它。几天后,测验成绩出色,我望着妈妈上车的地方,喘着粗气说:“妈妈,我做到了!”
⑫孩子,那一刻我的心情,多么像你,豹一般的四脚兽,快速奔向我。只是我已经站了起来,用一个儿子的独立姿态,轻轻煨暖妈妈的背影。
【注释】①煨(wēi):用微火慢慢地煮。
在“赏美文•学写作”的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赏读《我煨暖了,你离开的身影》,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请你完成。
(1)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出妈妈“两难”的心理。(30字左右)
(2)这是一篇语言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6引用:2难度:0.6 -
3.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嗅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3)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
例:口是心非顾 扬 若 严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发布:2025/3/9 18:30:2组卷:7引用:2难度: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