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释: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卜筮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友人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作者是如何描画“崎岖不易行”的蜀道的。
(2)颈联的“笼”字被称作“诗眼”,它包含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案】(1)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旋,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起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2)①山崖峭壁上出现的树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是从远处看到的景色。准确的描写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覆盖的特色。②与前句的芳树相呼应,形象的表达了春林繁茂的特征。③“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构成了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句写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相互配合,相互映衬,如一幅蜀道山水画。诗人描绘蜀道胜景,对入蜀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和鼓舞。
(2)①山崖峭壁上出现的树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是从远处看到的景色。准确的描写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覆盖的特色。②与前句的芳树相呼应,形象的表达了春林繁茂的特征。③“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构成了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句写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相互配合,相互映衬,如一幅蜀道山水画。诗人描绘蜀道胜景,对入蜀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和鼓舞。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1 8:0:8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诗人为了表达其对山居“空”“静”之美的喜爱之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志趣?
(4)揣摩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发布:2025/1/3 7:30:1组卷:5引用:1难度:0.5 -
2.宋词赏析。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发布:2025/1/3 5:0:2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一首唐代诗,完成各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释】①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发布:2025/1/3 8:0:45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