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她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总重/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指针位置/cm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5.8 | 5.8 |
3
3
N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
伸长量
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2)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3)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下面
C
C
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考点】探究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答案】3;伸长量;弹簧测力计;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48引用:20难度:0.3
相似题
-
1.同学们在学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螺母总重G/N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刻度尺读数L/mm 0 5.0 11.0 20.0 30.0 45.0 60.0 75.0 90.0 110.0 133.0 158.0
(2)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 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制作此测力计依据的原理是 ;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 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 。
(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 ,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发布:2025/9/15 18:30:1组卷:57引用:1难度:0.5 -
2.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拉力的变化关系,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弹簧下方所挂钩质量/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指针的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2)小华利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四种液体,再用最大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部分数据见表2。
表2液体种类 酒精 水 盐水 蜂蜜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②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小桶的重量为 N;若查到蜂蜜的密度为1.4g/cm3,则表2空格中数据应为 N。
(3)小华又利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及小桶,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以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弹簧密度计,该弹簧密度计能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为 g/cm3。发布:2025/9/15 16:30:1组卷:171引用:1难度:0.4 -
3.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象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cm。
(2)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 cm。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同时小明还利用该弹簧制作了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来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实验,按照图2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4)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600 重力G/N 1 2 3 4 5
(6)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2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发布:2024/12/24 2:0:1组卷:33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