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总人口约1.6亿。《规划纲要》指出,为保持重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关联性,在谋划实施生态、经济、文化等领域举措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延伸兼顾联系紧密的区域。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保护和治理黄河?
(2)请你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几点建议。
(3)青少年能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做些什么?
【答案】(1)①环境问题是当今整个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④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2)①实现人处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⑤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3)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简易包装产品;③少用或者不用次性产品;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步行或骑自行车;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2)①实现人处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⑤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3)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简易包装产品;③少用或者不用次性产品;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步行或骑自行车;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3难度:0.2
相似题
-
1.打开电视却不看,无意间,你已造成了电力浪费;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仍然习惯性接受;明知纸张应该双面使用,但还是习惯性地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环保节能需要注重生活细节
②环保节能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③摒弃不良习惯,只能依靠法制建设
④环保节能重在践行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33引用:23难度:0.9 -
2.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到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之后,我们的后辈会住在屋顶或墙壁能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建筑里;所有的燃油车已经不见踪影,无人驾驶电动车大行其道;绿色将成为主色调,空气里都是清新的树木的味道……”将想象变成现实,我们应该( )
①保护生态加快使用煤炭资源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③加速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
④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2引用:3难度:0.7 -
3.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材料体现了(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②我国已建成了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④我国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