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
《北京的春节》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zhēng zhèng)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pū pù)户 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 姿势)与娴熟(技巧 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绝”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纟纟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JJ联系上下文,“日夜不绝“的意思是 白天黑夜不间断白天黑夜不间断。
(2)用横线画出文段括号中恰当的读音和词语。
(3)文段是按 时间时间顺序来写的,写出了除夕和正月初一鲜明的特点,请你各用一个词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除夕的特点是 热闹热闹。正月初一的特点是 休闲休闲。
(4)“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BB。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6)“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请用波浪线画出两者的不同。
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7)古今文人曾写下了许多描写春节的诗词、童谣.春联等,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跟大家分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考点】语段阅读.
【答案】纟;J;白天黑夜不间断;时间;热闹;休闲;B;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2/28 19:30:1组卷:5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课文回音壁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这篇短文选自课文《
(2)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3)桑娜在沉思什么?请用“---”画出来。
(4)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5)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阅读《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jǐn jìn)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瞪开苇秆(gān gǎn),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小鱼可机灵了,本片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它的机灵,请抄下来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用“ ”画出一句比喻句。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机智--
(5)“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请你用“尽管……还是……”写一句不同的话。
(6)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迅速,请你把它捕鱼时的几个动作的词语用“〇”圈出来。
(7)从“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知道了什么?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0引用:1难度:0.4 -
3.
(1)请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全文共有
(3)这段话具体写了柳树、发布:2025/3/13 12:0:2组卷:3引用:1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