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研究中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 )
【考点】物理学方法的选择.
【答案】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30 17:30:1组卷:57引用:7难度:0.6
相似题
-
1.以下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观察发声的音叉能否激起水花;②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③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研究像的特点,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④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时,要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的四周包上同样厚度的待测材料;⑤研究物体的冷热程度时,观察比较同一液体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⑥通过观察到荧光物质发光,感知紫外线的存在。这几个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大致相同的是( )
发布:2024/12/24 1:30:1组卷:379引用:11难度:0.5 -
2.在科学探究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物理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如:
①“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值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⑤“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多次测量
在上述实验中,属于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的有( )发布:2024/12/13 18:30:1组卷:93引用:6难度:0.7 -
3.【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本节探究点拨中指出:“注意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注意准确表述这些问题,还应学习寻找问题中的矛盾。”下面的几个问题,符合探究点拨中的哪一点?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让人心旷神怡;轰鸣、嚎叫、电锯“吱吱”…让人心烦意乱。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
这是从提出问题的。
(2)学校即将召开春季运动会。初二(3)班的李老师和本班四位参加4×100m接力赛跑的同学到运动场进行赛前训练。训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甲、乙两同学都认为丁同学跑步途中的速度越来越慢;丁同学则认为甲、乙的观察都不准确,他感觉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李老师看同学们争论起来,笑了笑说:“同学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你们提出了一个关于速度是否变化的问题。接下来,大家议一议,你们应该如何收集证据,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李老师是提出问题的。
(3)编钟演奏的乐曲为什么悦耳动听,木棍敲石头的声音为什么不好听?除了响度和音调的区别之外,各种声音还有什么不同呢?这是在发现并提出问题的。
(4)你能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吗?发布:2024/12/7 8:0:1组卷:1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