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先后建设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东数西算等调配工程。图1为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图2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图3为东数西算工程示意图。

(1)简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以及国家为此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材料二 2022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周年以来,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
(2)请简述“南水北调”的工程意义。
材料三 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金沙江(长江上游的一段)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金沙江全长3464千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21亿千瓦,其中攀枝花到宜宾的金沙江下游河道长783千米,落差729米,是我国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
(3)试分析金沙江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材料四 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即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揄到西部地区去进行存储和计算。
(4)贵阳利用凉爽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省会城市相比,贵阳夏季凉爽的影响因素是 在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在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材料五 同为我国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黄河、珠江和长江的入海口处都形成大面积的三角洲,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均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黄河三角洲是世界少有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成为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
(5)分析黄河三角洲不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区的主要原因。
(6)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简述湿地的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
【答案】在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