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高一年级同学在进行《人口》单元学习时,进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小组发现,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曾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同学们深入研究了其中的原因,同时惊喜地发现政府已经就此问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探究问题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哪里曾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为什么?

(1)位于宁南山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西海固地区)生存条件极差,同学们推测这里曾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请你结合资料说出这里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有 耕地不足耕地不足、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
探究问题二:如何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呢?
20世纪80年代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宁夏南部山区的66万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平原灌溉区。其中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累计迁入19.5万人,昔日的沙荒地变成了万亩良田。
(2)你认为红寺堡开发区能够成为移民迁入区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后备土地多后备土地多、灌溉条件好灌溉条件好等。
(3)请你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为红寺堡开发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探究问题三:如何让“一方水土更好地养活一方人”呢?
1982年到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累计减贫340万人,相当于全区现有人口的一半,累计搬迁移民130万人,西海固地区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4)有同学提出进一步扩大红寺堡扬黄灌溉面积,继续把贫困地区的人口迁入红寺堡开发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答案】耕地不足;水资源短缺;后备土地多;灌溉条件好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8 2:0:2组卷:2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中国民促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联合发起“26℃空调节能行动”,倡议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将所有房间或建筑的空调温度调至26℃。据此回答8~9题。
“26℃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意义是( )发布:2024/12/31 16:30:1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哥本哈根会议向全人类提出了“低碳减排”要求,以下做法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
①烧煤做饭改为烧柴;
②发展沼气,改变能源结构;
③街道彻夜灯火辉煌;
④发展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
⑤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具。发布:2024/12/31 15:0:1组卷:7引用:2难度:0.8 -
3.如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完成17-18题。
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发布:2024/12/31 12:0:1组卷: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