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多地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时强调,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
(1)运用所学知识,请分别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讲话精神的理解。
材料二 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开展治党治国经验交流,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2)“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结合材料,说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如何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少年?
【答案】(1)足迹一: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等。
足迹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等。
足迹三: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中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3)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着眼未来,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足迹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等。
足迹三: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中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3)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着眼未来,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2017年春季新学期,教材中的“八年抗战”说法将不再出现,新教材关于抗战的提法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 这样修改的目的是( )
①通过更真实地展现史实,以燃起国人对日本的仇视
②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学习
③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通过改写史实来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对人类的重要性发布:2024/12/28 2:0:1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2.在东京奥运赛场上,杨倩一枪定胜、侯志慧一气呵成、孙一文一剑封喉、巩立姣一掷成功、苏炳添一飞冲天、全红婵一跳成名……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奋勇争先的拼搏韧劲和锐不可当的奔涌气势在射击、举重、跳水等项目中揽金夺魁,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
①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会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③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发布:2024/12/28 4:0:1组卷:51引用:3难度:0.7 -
3.“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哪种精神的深刻内涵( )
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47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