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个体数 | 93 | 187 | 60 | 56 | 51 | 61 | 52 | 34 | 41 | 39 | 16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
,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和自然环境
自然选择和自然环境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稳定型
稳定型
,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广
活动范围广
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相比偏高
偏高
(偏高/不变/偏低).(4)若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由于动物甲以植物为食,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导致动物甲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加
由于动物甲以植物为食,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导致动物甲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加
.(5)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
不能
不能
(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
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
.【答案】次生演替;自然选择和自然环境;稳定型;保持稳定;活动范围广;偏高;由于动物甲以植物为食,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导致动物甲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加;不能;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2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