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7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罗某平”在新浪微博发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违法言论,造成恶劣影响。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于当天依法传唤罗某平(男,湖南长沙人,40岁,新浪微博名“罗某平”)并开展调查。经审查,罗某平对其通过微博发表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言论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罗某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材料二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9条规定:“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罗某平的最终后果体现了法律的哪些主要特征?
(2)从依法履行义务的角度,分析罗某平的行为。
(3)请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分析上述事例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1)①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的约束力。
(2)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②罗某平的行为侵犯了英烈的名誉权、荣誉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②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④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2)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②罗某平的行为侵犯了英烈的名誉权、荣誉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②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④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