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闯关东”和“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次人口大迁移。读“中国两次人口迁移部分路径图”,结合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闯关东”是指19世纪,中原地区的人口增长到饱和状态,山东、直隶(今河北)两省的人地矛盾尖锐,恰逢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江浙地区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而当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于是大批灾民涌入东北,时人称之为“闯关东”。这意味着中原的农耕文化已经大规模地向东北游牧文化发展。
材料二:“走西口”是指在明清时代,因地狭人稠加上天灾濒临,不少人背井离乡;而长城之外地广人稀,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主动招募内地人垦种,恰逢清朝政府逐渐放宽移民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因此大批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走西口”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长城内外的繁荣和发展。

(1)“闯关东”是指山东、直隶两省的人口迁入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
(地形区)的过程;相比江浙地区,迁入地人口密度
,灾民迁至此地后可开发的土地较多。
(2)阅读资料分析,造成山东省居民“闯关东”的气象灾害可能是
水灾、旱灾
水灾、旱灾

(3)读图可知,“走西口”是指中国山西、陕西等地的居民向
西北
西北
(四大地理区域)地区迁移,或途经该区域进入今a
蒙古
蒙古
国的人口迁移过程;在迁移过程中,居民跨越了中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该线也是中国
400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4)下列对两次人口迁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D
(填选项)。
A.“闯关东”为东北带来了劳动力,为其工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B.“走西口”加强了长城内外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C.自然环境对人口规模、迁移有深刻的影响
D.国家政策不会对人口的迁移产生导向作用

【答案】东北平原;小;水灾、旱灾;西北;蒙古;400;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地形区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发布:2024/12/26 13:30:2组卷:360引用:6难度:0.3
  • 2.在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它是(  )

    发布:2024/12/26 13:30:2组卷:115引用:10难度:0.7
  • 3.赣南脐橙,江西省赣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荣获“中华名果”等称号。赣南脐橙年产量达百万吨,原产地江西省赣州市已经成为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赣南脐橙种植在以下我国哪一个地形区(  )

    发布:2024/12/26 13:30:2组卷:12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